近几年,盐城持续加大“涉羟犯罪”,千方百计阻断制毒原料供应,打出了声威,屡次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大案。昨天,江苏禁毒系列访谈邀请到盐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陈震走进新华网江苏频道访谈间,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分享盐城警方的禁毒成果。以下是新华网与陈支队长的访谈实录,供广大网友分享。
新华网:请陈支队长先给广大网友简单介绍一下盐城这个城市。
陈震: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南邻南通,北接连云港,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8万,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也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海港(大丰港)和空港(盐城南洋机场)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城市,盐靖、沈海、盐徐3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2009年,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盐城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使盐城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一块新的投资热土。
新华网:能否介绍一下2015年盐城毒情形势?
陈震:2015年,经过持续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我市禁毒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受国内外毒品问题的影响,我市的禁毒工作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涉毒违法犯罪持续高位运行。近三年,我市破获毒品案件年均3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1人,查处吸毒违法人员1892人次,“枪毒合流”、“恶毒合流”的趋势日益显现。二是吸毒人员持续增长。截止目前,全市在册吸毒人员超过14000人,总数列全省第三,有7个县(市、区)在册吸毒人员已超过千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左右。三是因吸毒引发的次生危害大量增加。吸毒人员的存在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引发的次生社会危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吸毒后产生幻觉引发暴力案件、“毒驾”问题突出、筹集毒资引发侵财性案件等,这些都是影响盐城平安稳定的重大隐患。四是盐酸羟亚胺问题依然严重。盐城籍人员外流涉羟犯罪人员打而不绝、除而不绝,新滋生人员较多,涉羟犯罪手段翻新,绝大多数犯罪活动的原料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网络“三头在外”,加大了打击的难度。五是基层禁毒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地方基层组织对禁毒工作重视不够,有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力,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
可以预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市仍将处于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发期、涉羟问题治理的攻坚期、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关键期,禁毒工作面临着遏制毒品消费和减少毒品社会危害的双重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新华网:2015年,盐城禁毒部门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陈震:2015年,我市深入推动禁毒人民战争,禁毒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一是打击毒品犯罪取得显著战果。全年,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0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35名,同比分别上升24.9%、31.8%,缴获各类毒品近10公斤,缴获主要制毒物品3.6吨。二是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取得新成效。通过开展吸毒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吸毒人员的教育挽救;加强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三是盐城籍人员外流涉羟犯罪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我市按照部局、省厅的要求,排查、管控、研判、打击四位一体,全力整治盐城人外流涉羟犯罪这一突出毒品问题。截至目前,已破获“2015-934”、“2015-1091”、“2015-1169”、“2015-342”等4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四是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质效有提升。全市共有生产、经营、使用、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企业1088家,截止10月底,全市共交易易制毒化学品约310万吨,未发生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等问题。五是禁毒宣传教育掀起了新高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各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声势浩大、富有成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2015年2月2日,盐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集体被表彰为盐城市首届 “十大法治人物”;3月10日,我市“管兆林非法制贩邻酮、羟亚胺案件”被公安部禁毒局评为“2014年全国制毒物品案件十大精品案件”;5月22日,我市建湖县、滨海县禁毒委被省禁毒办命名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全市4个镇(街道)被命名为“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2名禁毒社工被表彰为省级优秀戒毒社工。
新华网:刚刚提到了“盐城籍人员外流涉羟犯罪专项整治”,能否介绍一下涉羟犯罪的概念?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行动相关情况?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专项整治工作?
陈震:“涉羟犯罪”是指涉及盐酸羟亚胺的犯罪。盐酸羟亚胺,又名羟亚胺盐酸盐,是制造毒品“K粉”的最主要原料。2006年底,我市凯威化工有限公司合法取得生产、经营盐酸羟亚胺资质,2007年前后,我们通过工作发现,受国际国内毒品问题大气候的影响,盐酸羟亚胺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造毒品“K粉”案件不断增多。为此,我们在省禁毒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2007年5月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对该公司实施劝导停产,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管理。盐酸羟亚胺被列管后,我们坚持以“盐城不能成为制毒原料供应地”为底线,严厉打击本地非法买卖盐酸羟亚胺犯罪活动,少数盐城籍人员在高强度的严管严打下,开始流往外地非法生产、买卖盐酸羟亚胺。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省禁毒委的统一部署,以“严防盐城人外流非法生产买卖盐酸羟亚胺”为目标,按照“打击坚决有力、治理显见成效”的要求,坚持打击、治理“双轮驱动”,初步实现了专项治理的阶段性目标。目前,盐城本地非法生产买卖盐酸羟亚胺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基本禁绝,盐城籍涉羟亚胺重点人员外流犯罪的势头得到遏制。
我们采取的工作举措有:一是全面推进全市外流涉羟犯罪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下发行动方案,市禁毒委与各县(市、区)禁毒委签订责任状,对盐都、亭湖、建湖重点县(区)以及盐都龙冈镇等13个重点镇(街道)进行挂牌整治,并通过致重点地区政府领导一封信、召开汇报会、实地督导、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网页专栏、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全力以赴推动专案工作措施有效落实,整治取得实效;二是紧紧抓住涉羟涉邻重点人员管控这个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了全市《关于全面深化涉羟涉邻重点人员管控工程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相配套的《考评办法》和《问责办法》,并多次向部局、省厅领导汇报治理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三是充实加强专业队伍力量。在市局统一组织协调下,支队新增2名遴选民警,抽调市局警种部门、相关县(区)局10名民警参与“4.14专案”缉毒打击、研判工作,调剂了办公用房和相应办公配备,并召开全体人员动员会,对支队人员重新进行分工调整,内设缉毒、禁毒、情报研判、预防教育、综合等工作组,要求每名同志迅速进入角色状态,全力以赴、通力协作,为盐城禁毒工作开创新局面奉献力量。
新华网:2014年10月开始,公安部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百城禁毒会战,盐城作为参战城市之一,在禁毒会战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陈震: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百城禁毒会战,盐城作为109个参战城市之一,以超强的组织力度和工作强度全力投入会战,经过各地、各部门的艰苦努力,会战期间,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59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93人,查处吸毒人员3108人,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13起,全市禁毒会战综合绩效位居全国第29名,在全省位居第4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果和社会效果,得到公安部、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打出了盐城禁毒声威。
新华网:盐城公安禁毒部门在百城禁毒会战中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
陈震: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次禁毒会战给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多有益启示: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是会战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这次禁毒会战全国各省会城市、大中城市共同参战评比,面对历史考核基数大、会战绩效任务重等诸多挑战,全市公安机关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近两年的禁毒打处绩效。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目标有动力,任何一项工作都能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实现跨越式发展。实行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会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党委高度重视,把禁毒会战作为“全警工程”、“一把手工程”,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参战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广大民警忘我工作、紧张奋战,有的民警还光荣负伤。各地、各部门对会战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压力传递,做到问责有人、问责到人,并通过高频调度、督导考核、约谈通报等方式,强化跟踪问效,有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采取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是会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会战中,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认真分析本地毒情形势,切实把握毒品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紧紧抓住严打涉羟涉邻犯罪、严查社会面贩毒活动这两个重点环节,坚持打整体战、合成战、信息战、科技战,实行区域协作、警种联动、多侦齐上,形成了会战攻坚合力,先后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14起、省厅目标案件12起,突破6公斤以上贩毒案件2起,实现了贩毒类公安部目标案件“零突破”。发动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会战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禁毒会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踊跃支持,实实在在地打了一场禁毒人民战争,同时也拓宽了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
新华网:面对日益增长的在册吸毒人员,能否介绍一下今年盐城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的?
陈震:一是依法严查涉毒违法行为。我市以禁毒会战、吸毒人员核查管控专项行动为抓手,组织各地通过集中清查、预警核查、情报研判等手段,强化对吸毒违法人员的发现查处,严格落实“逢嫌必检”,最大限度发现隐性吸毒人员,依法做好对其吸毒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作出处置。上半年,共查处吸毒人员2721人,新发现吸毒人员1493 人。二是扎实推进戒毒管控措施。依法开展吸毒检测、吸毒成瘾认定和分类处置工作,按照“应收尽收、满员尽收”的原则,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全面开展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截止目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应报到2506人,执行1924人,执行率为76.8%,执行强制隔离戒毒189人。三是全面开展吸毒人员核查管控专项行动。根据省禁毒办部署安排,从4月17日起至10月底,全市组织开展社会面吸毒人员基础信息核查及分类管控专项行动。行动以来,支队将全市盐城籍在册吸毒人员名单分解下发到各地,逐人开展见面排查,落实分类管控,并协同市局情报部门,全面开展对部级涉毒重点人员平台数据清洗工作,协同交警车管部门依法注销吸毒成瘾及成瘾严重人员机动车驾驶证,同时,根据省禁毒办统一安排,支队组织各地开展了3次自查自纠和异地督导,强力推动核查管控行动的深入开展。截止目前,全市已见面核查吸毒人员11036人,见面核查率为85.1%,通过核查管控工作,查处吸毒人员105人,责令社区戒毒46人,强制隔离戒毒21人。
新华网:盐城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震:一是组织开展春节期间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支队会同全市禁毒部门利用春运期间人员高度聚集、人流频繁的有利时机,深入车站、广场、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开展“流动课堂”禁毒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市共举办“流动课堂”活动37场次,在《禁毒周刊》、盐城电视台等媒体刊发禁毒工作稿件9篇,发放各类禁毒宣传教育资料2万余份,提供咨询6000余人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二是精心策划“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支队牵头,组织各地禁毒部门以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主题,以社会闲散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易染毒人群作为宣传教育重点,紧紧把握“6.1”《禁毒法》纪念日、“6.3”虎门销烟纪念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了一系列隆重热烈、富有特色的集中宣传活动。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市禁毒委在市体育馆广场举办“抵制毒品危害、全民参与禁毒”为主题的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展示我市禁毒会战成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宇,副市长、公安局长夏存喜等领导亲临活动现场检查指导并参与宣传活动,市主流媒体在活动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禁毒工作。各地禁毒办也设置了宣传点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积极创新宣传方法。支队积极协调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户外LED电子屏幕等各类播放平台长年播放禁毒宣传公益短片;积极向全市各广告公司征集禁毒微视频,切实把征集过程变为传播禁毒理念、营造禁毒氛围的过程,通过此次活动使更多的群众受到了教育。截至目前,已征集到禁毒微视频7篇。四是做好羟亚胺专项整治的社会面宣传工作。坚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坚持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坚持创新手段、提升效果,着力营造盐酸羟亚胺专项治理的浓烈氛围,厚积禁毒的社会基础。五是做好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按照国家禁毒办和省禁毒办的要求,会同教育部门迅速启动“五个一”活动即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上一堂禁毒课、开展一次禁毒征文比赛、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确保每一所学校都参与活动,确保每一位在校学生都受到一次毒品预防教育。
新华网:盐城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做了哪些工作?
陈震:一是强化日常监管,严防流入非法渠道。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和购用证明制度,严格审查有关资料,完善审批制度。全市共有生产、经营、使用、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企业1088家,未发生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等问题。二是继续开展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目前,我市共有797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安装系统,安装率约77%,居全省第一。三是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地监督检查工作。上半年,支队先后召开了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一届二次会议和一届三次、四次常务理事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各地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地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不发生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问题。截止10月底,全市先后排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400余家,整改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32处,行政处罚易制毒化学品违法违规企业3家。四是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单位登记评定工作。今年下半年,市禁毒办依据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考核办法和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监管等级评定标准,组织开展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等级化评定,落实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目前,全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全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