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禁毒网


宜兴市局“三突破、三积极”谱写毒品预防教育改革新篇

为有效应对宜兴毒品通道效应加剧、吸毒人员基数大等情况,宜兴市局创新举措聚焦学校教育,着眼长远未来,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选校试点、警校共育,推进毒品预防教育开花结果。  

一、突破固有模式,积极探索禁毒工作打防新思路

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宜兴市局高度重视,根据禁毒工作特点,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总体思路出发,在“治本”上狠下功夫,明确了“抓早抓小,禁毒断根”的预防工作路径,最终达到“消化存量、遏制增量”的工作目标。一是找问题,谋出路。突破“打击—收戒—刑罚—回流社会—打击”固有的恶性循环模式,宜兴禁毒办积极谋划,找寻“治本”之法,解决“治毒”不能“治安”的问题,认真分析近5年来的禁毒案例,深入调研走访30余所学校,发出问卷调查2000余份,将禁毒预防的目光锁定在学校教育上,并将之作为一项长远的禁毒举措予以推行。二是建体系,全覆盖。通过教育“抓小”,期待禁毒“断根”,从根源上遏制新生吸贩毒人员,增强全社会防毒拒毒意识,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以宜兴市实验中学、无锡市轻工业学院等学校为重点,通过以点带面,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毒品预防教育网络,将禁毒预防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注重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和社会,扩大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辐射面,实现了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化、无缝化。三抓规划,建师团。市禁毒委相继出台《宜兴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宜兴市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文件,成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单位职责,细化目标,逐项考核。聘请禁毒民警、市关工委、心理专家、学校教师、社区干部等10余名人员组成禁毒宣讲师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毒品预防教育;从工会、妇联、机关干部及辖区居民中招募禁毒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学校进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二、突破传统方法,积极构建禁毒预防教育新格局

宜兴市禁毒办将毒品预防教育与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相结合,提出了“狠抓学生教育,以学生促家长、以家庭促社会,共同营造浓厚禁毒氛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思路,将预防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一是用好教学载体。市禁毒办组织禁毒预防教师宣讲团,通过10余次研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作“禁毒一堂课(飞扬青春、绝不毒行)”标准课件,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时安排,实现“6.27”工程“五落实”的要求。同时,建立禁毒园地和禁毒图书角,通过禁毒自助学习终端、禁毒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禁毒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感受毒品危害,强化禁毒知识。二是开展常态教育。建立了“十课四讲七个一”主渠道教育模式,“十课”即学校把禁毒知识教育作为课程内容,每学期上十节毒品预防课;“四讲”即学校每学期邀请宣讲团对孩子们开展四次毒品知识讲座;“七个一”即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禁毒知识学生演讲、开展一次禁毒宣誓活动、组织一次禁毒知识手抄报比赛和一次禁毒作文竞赛、观看一次禁毒专题片、写一次禁毒专题片读后感、进行一次毒品知识考试;在发挥课堂主渠道教学的同时,学校在课余活动中寓教于乐,融入了禁毒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更好的传播禁毒知识。三是牵手家庭社会。以学生为纽带,用亲情感染家长,促使家长、学生共同拒毒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开学季、“三八节”、“儿童节”、“春游”等时机,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禁毒宣传活动20余次,受教育人群达10000万人次。通过家校联谊、校企联谊、文艺表演等活动,组织师生面向社会,走进企业、村社,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以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拒毒的目的。

三、突破预期效果,积极固化全民禁毒新经验

宜兴市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经过“摸索期、试行期、成型期和示范期”四个阶段后,已初具形态。一是建成禁毒教育馆。投入筹建经费50余万元建立“宜兴市禁毒警示教育陈列馆”(善卷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内),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配备地面互动投影、LED禁毒教育一体机等各类先进的普法宣传互动仪器设备,通过图文、实物、互动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促进全民禁毒、安防意识能力双提升。二是示范学校有序建设。现已建成15个辐射南北的禁毒预防教育试点示范学校,有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6.27”工程优秀教师,2名校外辅导员被评为全国“6.27”工程优秀辅导员,预计在2年内禁毒预防教育规范化建设将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师生对毒品知识的知晓率达100%,在校学生新增涉毒人员为零。三是禁毒工作成效显著。禁毒预防教育良性幅射效应波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宜兴市的外流贩毒打处人数大幅度下降,吸毒人员新滋生率由2010年的20.35%下降到2020年的1.36%;群众对毒品知识知晓率、对禁毒工作满意率达98%以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