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禁毒微信
江苏无锡:宜兴市公安局“四项举措”助推禁毒工作提档升级
2019-11-26 13:39:00  来源:江苏禁毒

  为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影响力、净化社会面环境,根据江苏省宜兴市禁毒委、禁毒办关于“两打两控”等专项行动总体部署,宜兴市局创新模式开展禁毒宣教活动、着力营造“无毒”氛围,全面落实吸毒人员管控收戒措施,确保全市毒情可控、秩序稳定,上下防毒、拒毒和打击涉毒行为的良好格局全面形成。

  一、以“重点对象预防”为抓手,浇筑青少年“心灵城墙”。一是扎实开展重点对象预防教育。深入推进“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三年规划”,着力加强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将将宜兴市实验中学、宜兴市技工学院等9所院校打造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重点开展全市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工程,深化“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度和拒绝毒品的坚定性。二是深入开展合成毒品危害教育。深入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场所、进家庭、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完善吸毒人员分类管控机制,将吸毒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和重点人员管理范畴,做到了重点突出,服务到位;三是创新开展新兴媒体禁毒教育。把握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推出“禁毒基地一日讲解员”、推广歌曲联唱“快闪”等更多适应时代潮流、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禁毒教育模式。同时,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及微博公众号、社交网站等网络媒体,搭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互动平台,变被动灌输为交流互动。

  二、以“禁毒教育基地”为依托,构建“六合一”宣教模式。一是“基地+宣传”,实现宣教“集约化”。投资50余万元建成禁毒教育基地。场馆使用面积3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人次参观。馆内由展示内容分为禁毒史、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多媒体播放、毒品的防御、禁毒成果等五大部分。展厅配备了触摸式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备,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对常见毒品、毒品危害、防毒拒毒、禁毒历史、禁毒法规以及全市禁毒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展示。二是“互动+宣传”,现场感知“立体化”。禁毒教育基地常年配备3名解说人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前来参观的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公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市禁毒委、市公安局常态化派驻工作人员开展教育互动,与前来参观的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公民一起通过电子设备共同体验毒品危害;基地不定期举办禁毒宣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掀起禁毒宣传新高潮。三是“体验+宣传”,引发观者“同理心”。通过禁毒“微电影”、防毒“小短片”等宣传禁毒常识;现场摆放大量毒品实物、吸毒者照片等,让观者“感同身受”,体会到毒品的威力与危害。

  三、以“社区戒毒管控”为基石,建立“网格化”管控体系。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分工。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综治、公安、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研究工作。协同民政、人社等部门解决吸毒人员的生活困难、就业困难、调整心态,改变观念,协助净化交友圈,鼓励他们重整旗鼓,用实际行动赢得他人尊重,回归社会。二是发展社工队伍,壮大禁毒力量。充分发挥禁毒专干、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这“四支力量”的作用,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在乡镇落地见效。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及要求,落实禁毒戒毒社工录用招聘、报酬待遇、培训教育等制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工作。三是落实衔接管控,创新管理模式。公安机关依法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纳入动态管控,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在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推广应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远程管控、教育,确保了吸毒人员无漏管、无脱失。

  四、以“完善机制建设”为驱动,保障工作发展动力强劲。一是进一步完善禁毒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考核方案,对不重视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相关措施落实不力的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进一步明确单位禁毒工作职责,落实专职人员从事禁毒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预防教育机制。牢固树立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长期作战的思想,紧紧抓住学生、青少年、相关服务行业从业者、吸毒高危人群等“重点群体”开展宣教;强化对重点行业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和拒毒防毒能力。着力打造了一支具有宜兴特色的专业禁毒宣教团队,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有效提升了禁毒宣传的参与率和知晓率。三是进一步完善管控打击机制。建立完善了部门联控及重点人员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强管控力度。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禁毒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区市的协作,针对跨区域的涉毒犯罪,实现常态联动配合,构建立体化区域禁毒网络。

编辑:江苏省禁毒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