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禁毒微信
高邮禁毒大队大队长周家富:乡镇社区戒毒需要各个击破
2015-12-18 09:59:00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乡镇社区戒毒有什么要求?禁毒社工们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近日,江苏禁毒访谈,我们邀请了高邮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周家富和高邮市高邮镇社区戒毒工作办公室禁毒社工戴学智。他们给广大网友分享在禁毒工作中的一些个人体会,受到了网友们点赞。

    新华网:周家富大队长,作为乡镇一级禁毒代表,能否请您先介绍一下高邮镇涉毒情况?

    周家富:高邮镇是高邮市城关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娱乐场所活跃,输入人口较多,治安形势复杂,成为我市涉毒重点乡镇。目前我镇在册吸毒人员257名,占全市44%,被责令社区戒毒(康复)的有101人,其中终止社区戒毒32人,正在强戒的14人,有病无法检测及下落不明的有5人,解除4人,正常参加社区戒毒(康复)有46人。

    新华网:你镇是如何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周家富:2012年9月份我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成立以来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条例》为契机,积极探索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路子,逐步形成了一套“政府管、社会帮、亲人促“的三级帮教网络,具体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党政搭台,公安主导,部门参与,构建“政府管”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格局。主要抓组织环节,确保领导重视到位;抓运作环节,确保保障措施到位;抓协调环节,确保部门参与到位。通过社会整体之力来确保吸毒者重新过上一种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二)挖掘资源,借助外力,多方施策,编织“社会帮”的社区戒毒帮教网络。主要发挥专职戒毒社工、村(社区)帮教工作站和禁毒志愿者的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帮助吸毒人员戒毒。

    (三)亲情感化,贴靠帮教,全程监督,筑造“亲人促”的全时空戒毒安全屏障。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全时空监督和社区戒毒社工上门家访形式与戒毒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树立戒毒信心,自愿戒毒。通过探索性开展一系列戒毒(康复)活动,坚持戒毒和帮教相结合的原则,收到明显的成效,取得了一点成绩。

    新华网:戴学智,你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体会是什么?

    戴学智:回顾几年来工作,本人深刻体会到二个方面:

    一、责任担当,有所作为是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首要条件。(一)只有领悟责任重要性,才能做到爱岗履职。本人通过不同形式的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都是游手好闲年青人,出于好奇心,进入吸毒圈,难以自拔,误入歧途。使我感到吸毒人员要有人管,更需要帮教,一旦吸毒不但毁了一生,而且导致家族不安宁,社会不稳定,我感到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份担子,既当引导者,又是工作者。组织好、协调好、担当好这项工作。(二)只有增强工作主动性,才能得到领导重视。我想领导重视关键取决于专职人员的主动性,有为才有位,有位必有为,我靠自身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赢得组织上的重视和支持,我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市里投资近20万元改善了社区戒毒办公室的条件,设置了办公室、会议室、谈心室、尿检室、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增加了现代化办公设施,戒毒经费一次性划拔到位,实行专款专用。(三)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学到工作本领。初期经常遇到戒毒人员不配合,你急他不急,好话当坏话,根本不听话。弄得我一时束手无策,工作难以开展,我反复深思,觉得工作方法欠缺,一方面请教心理医生,学习取经,另一方面购买大量书籍,通过自学,掌握吸毒人群中产生的“心瘾”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解决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与戒毒人员接触时,从把握心理出发,紧扣教育疏导、思想开导、说服引导等环节,使社区戒毒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情感人,促进转化是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关键举措。(一)关心促转化要从多办实事做起。我认为,把一项平凡的工作干好,就不平凡;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对接受社区戒毒这些特殊群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仍要真心诚意给予帮助,把一件件小事做细,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近年来,我针对戒毒人员工作、生活以及家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把帮教转化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通过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反复沟通,特殊照顾,解决了就业安置、低保救助、报进户口等问题。(二)耐心唤回归要从多抓细节入手。我和其他禁毒社工对接受尿检、帮教转化人员从不岐视,看成兄弟姐妹或子女,来时笑脸相迎,走时送出门外,并叮嘱注意安全。为便于戒毒人员尿检,全体社工无假期,中午不休息,轮流值班,随到随服务,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得到家属支持。(三)爱心建真情要从多搞服务着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仅要柔性化管理,更要均等化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帮教,在帮教中促进转化。

    新华网:周家富大队长,社区戒毒工作过程,高邮市是如何形成特色化工作的?

    周家富:我市善于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逐个击破,整体推进,创造特色,打造亮点,并注重把成功做法提炼为操作规范、固化执行,把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科学实践。在领导重视上,我探索提炼“政府管、社会帮、亲人促”三级帮教体系;在合力共抓上,建立了集日常管理、医疗服务,法制教育、跟踪帮教,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生活保障、临时救助,人文关怀、爱心行动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上,总结了组织职能履行、宣传教育强化、人员跟踪管控、就业安置到位、台帐资料规范等成功做法;在帮教转化上,实行每月逐户走访开导、逐人教育疏导、逐个座谈引导“三个导”思想教育法,民警、社区(村)主任、禁毒志愿者、家长帮列管对象“四帮一”合力帮教法;在创新管理上,形成社区与市禁毒办信息衔接、与市拘留所管控衔接,社工与社区民警反馈衔接、与吸毒人员家庭联系衔接、与办案部门寻案衔接“五衔接”工作链。这些做法都得到市里的认可,先后3次在我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观摩会,公安部、省厅、扬州市局各级领导考察时予以点赞,放大了我镇“全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示范点”典型效应。

    新华网:戴学智,你在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戴学智:有极少数社区戒毒人员因吸毒严重成瘾,并有并发症,通过社区戒毒这个途径难以戒掉毒瘾,整天不归家,手机关机,多次上门找没着落,家族成员也不知道,通过公安找,也难找到,即使找到,发现复吸,拘留所、强戒所不收,只要继续执行社区戒毒,他们根本不服从,导致我们束手无策,这块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另外,有些社区戒毒人员在执行期间因涉嫌容留判刑3个月的,就应该终止社区戒毒,出来后我们无法管控,复吸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是否可以继续执行社区戒毒,这样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好处。

编辑: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