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高规格推进会议安排部署禁毒工作开展。确定在全市持续推进四大机制建设,严管严控严查易制毒化学品,全面堵塞管理漏洞,坚决杜绝流弊问题发生。
一、持续推进禁毒工作全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建设。一是坚决把禁毒工作列入全市党政一把手工程。调整了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人员组成,各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为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与各镇办、村居、企事业单位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三是建立挂包考核机制。把管控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持续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一是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纳入全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把排查、管理等7项职责任务细化量化到全市基础网格,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常态化管控。二是严密制毒设备“户籍化”管理。建立反应釜、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制毒设备二维码“户籍化”管理,从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强化有效管控,严防发生利用此类设备制毒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常态化信息数据管理。结合警综平台地理标注功能,将企业、企业、闲置院落、偏远场所等管控要素在“一张图”上体现,实行信息化管理、全时化管控,切实从源头上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弊案件发生。
三、持续推进多部门协调联动排查机制建设。一是建立联动联排联查工作机制。完善公安、供电、环保、安监、乡镇对易制毒化学品的联动、联排、联查工作机制。二是严密用电情况监测。将禁毒工作列入供电基层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每月一次将新开户单位和场所的基本情况通报给驻地派出所。对用电场地附近有反应釜、离心机等可用于制毒重点设备的单位和场所,实时对异常用电高峰进行数据收集、智能过滤、及时预警、迅速核查。三是实行化工专家协助排查制度。聘请具有化工专业知识技能的化工专家或专业人才,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知识进行培训,协同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排查。
四、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全社会覆盖机制建设。一是发挥教育宣传“点”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市禁毒教育基地、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宣传广场长廊等教育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分期分批组织全区单位、村居群众、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二是发挥禁毒宣传广播“线”的辐射作用。利用出租车车载广告LED屏、流动广告车灯平台,定期播放禁毒及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宣传材料,实现社会群众全覆盖。三是发挥中小学校“面”上的推动作用。将宜兴市实验中学、宜兴市技工学院等9所院校打造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并以教育示范学校为引领,开展“我把禁毒知识带回家”“禁毒书画送邻里”等活动,将防毒禁毒知识带入千家万户,切实提升全区群众的识毒辨毒防毒拒毒能力,为禁毒工作及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