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毗邻长江,水路运输发达,水运又是许多化学品的主要运输方式,沿岸化学品集散地和仓储较多,且吞吐量大,这一特定的区位特点使江阴成为一个化工大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也面广量大,至今全市现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位1047家(占无锡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生产单位22家、经营单位132家、购用单位886家、仓储单位7家,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购销、使用易制毒化学品频繁。当前,制毒形势严峻复杂,制毒和制毒物品犯罪突出,易制毒化学品作为制造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原料配剂,市场需求很大,流失现象严重,仅靠公安禁毒部门的监管远远不够。因此,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行业自律管理刻不容缓,近年来,江阴市禁毒办积极贯彻落实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服务、依法监管、严厉打击,并于2014年成立了无锡市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江阴分会,今年8月又成立了江阴市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禁毒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用好协会平台,实现政企双赢。加强新形势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既是政府主管部门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企业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江阴易制毒化学品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多,可给犯罪分子利用的漏洞也相对较多,承担的禁制毒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相比,更有条件了解客户和产品的最终用途,相应的专业知识更丰富,更有条件发现违法犯罪。行业协会的成立,为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搭建了一个平台,既是政府服务和管理企业的有效中介,也是职能部门综合治理、搞活企业经营的联系枢纽。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将大部分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自愿组织起来,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避免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其他职能部门之间 “各管各”,缺乏主动有效协作配合现象,通过行业协会这个平台,监管形成了合力,加强了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双向联系。作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监管意识,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切实筑牢易制毒化学品管控“防火墙”,最终实现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的双赢。
二、推动行业自律,落实管理措施。一是协会充分发挥人员、信息、技术优势,突出自律行为,强化自我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通过建立分会,物建安监员等方式推动企业规范运作,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协会章程开展各类管理活动,保障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二是协会积极配合依法行政,督促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业务指导、检查,今年来协会安监员配合完成了对化工反应釜企业、濒临倒闭企业和厂中厂企业的排摸核查。密切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协会代表企业向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2条,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三是督促全体会员遵守行为准则,推广完善行业内各单位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进出口的行为准则和管控机制,推广等级评定和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单位内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手册。四是开展守法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单位遵守国家规定,发现违规违法线索及时上报,今年共上报线索3条,适时组织面向企业员工的业务和法制培训,今年来共开展培训100余场,自觉抵制违法犯罪活动。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协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做好服务工作,坚持民主办会和中介自律,完善基础建设,重点搞好协会的办事机构、服务载体和服务网络建设,建立QQ、微信服务群,成立会员之家,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促进企业间商务信息、技术等方面交流,有效维护企业权益,引导企业发展。二是与企业一起研究、解决问题,调动所有会员单位的积极性,利用各自优势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营造良性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保障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当好桥梁纽带,使协会成为市禁毒办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参谋助手,根据行业实际,对全市吸毒人员开展精准帮抚,以“百企帮百户” 的公益形式反哺社会,建立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基地,为吸毒人员提供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四是尽好禁毒宣传义务,当好社会面禁毒宣传的引领者,协会作为一个交流合作抱团协作的崭新平台,引导广大会员开展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活动,增强社会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五是积极创新实践,协会成立后,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协会协调各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与时俱进,探索制定具有江阴特色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