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光顾这个客厅的,老代已无从回忆。直到有一天,余佳走进这里,拉开窗帘,帮他打开心扉,重新走向社会。和阳光一起回来的,还有妻女久违的欢笑声,和他久别重逢的振作人生……
打破禁毒的冰冷叙事,让互助与重生成为主题。五年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禁毒大队民警余佳,一直在做这件事。
从“对立者”到战友
“老代”“老徐”“霞姐”“陈姐”……他们曾经因为毒品走入迷途,如今却成为余佳最坚定的“战友”。
初次见面时,社戒社康人员往往视余佳为“敌人”。
老代曾梗着脖子一言不发,直到余佳上门无数次,与他妻女聊家常,给其女儿辅导功课,甚至帮他联系做生意。最终,老代敞开心扉:“她把我们当人,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
霞姐也曾蜷缩在角落,抗拒外界,余佳便默默牵线,帮她在直播间用歌声讲述戒毒故事。如今,霞姐已是能带动上万粉丝的禁毒网红。
陈姐一度丧失希望,余佳为她奔走协调社区公益岗位,如今的她手持禁毒宣传册,成为社区禁毒宣传的新生力量。
余佳用五年时间,探索出一套“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的方法论:避开说教式告诫,从“给孩子买文具”“陪老人看病”等琐事拉近距离,转而切入戒毒康复工作。当一位社戒社康人员含泪握住她的手说:“女儿叫我妈妈了”,她知道,坚冰已碎,光已照进裂缝。
“同伴教育”的生命回响
2022年,盘龙分局禁毒大队联合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创建了“同伴教育”孵化营,组织社戒社康代表开展“同伴教育”辅导员专业培训,传授戒毒康复“同伴教育”的意义、理念、技巧等知识,让一部分戒毒康复人员代表通过培训成为“同伴教育”辅导员后,充分发挥“传帮带”效应,运用专业的知识、同伴集体的力量,帮助身边同样有吸毒经历的同伴回归社会。
老代在培训中蒙眼画鼻子,靠队友指引完成游戏,“戒毒就像摸黑前行,但有人指引,总能找到方向。”如今的他走进戒毒所,用那双曾颤抖的手,写下“重生”二字劝诫他人。
老徐从自我封闭的“隐士”,蜕变为能开导30余名戒毒者的辅导员,“这里教我不再隐藏伤疤,而是用它照亮别人的路。”
“一间小屋”守护春天
余佳和同事打造了“温馨家园”和“就业基地”,为戒毒者提供过渡性住房与创业扶持。这里不仅是他们的临时住所,更是重拾生活的起点。
通过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方向,重获信心。余佳还组建了296人的禁毒志愿服务队,开展了180余次宣传活动,宣传覆盖3万余人。志愿者们通过现身说法和社区宣讲,撕开毒品的诱人假面,传递戒毒者的新生力量。“康复-帮扶-回归”的闭环机制成为全省范例。
因工作成效突出,余佳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优秀公务员称号8次、局长嘉奖令6次;2022年,她被昆明市公安局评选为首批“禁毒社会化管理行家”“最美志愿者”;而今又获评昆明公安2024年度“十佳民警”。
在“小佳姐姐”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人生被悄然改变。
有人从自暴自弃的“瘾君子”变身社区禁毒骨干。
有人从妻离子散的深渊爬出,重获家庭的拥抱。
从“对立者”到“同行者”,余佳用实践证明:禁毒的终极叙事,不是冰冷的惩戒,而是以共情织网、以互助护航,让每一个迷途者听见彼岸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