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毒品害青春,骨瘦如柴病缠身;人人手执锋利剑,斩除毒品得安宁。消灭毒品,兴家旺国,利己利孙……”最近,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汉寨侗戏班在村里演出侗戏《禁毒》,吸引了数百群众观看。

侗戏是天柱侗族群众在日常劳动生活中从京剧演化而来,从明清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具有娱乐教化作用,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必演项目。天柱县境内保留有侗戏剧团10余个,演员300多人。

汉寨侗戏已传承两百余年,汉寨村更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侗寨。为加强群众毒品预防教育,8月,汉寨侗戏团根据石洞镇党委、政府要求,古戏新唱,决定创作禁毒侗戏。

戏服、道具、唱腔都是古老的,侗戏《禁毒》唱词是根据“法治教育普及行动”创编的。汉寨侗戏团团长刘光焯说,“古戏唱新事,既传承乡土文化,又传递新时代文明精神。”

侗戏《禁毒》讲述的是毒品危害家庭、全民远离毒品的故事。汉寨村村民刘凤英说,用侗戏把禁毒内容唱出来、讲出来、演出来,鲜活又生动,演唱到了群众心窝里。

根据天柱县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宣传要求,汉寨侗戏团还创作侗戏《安全出行》《增效“家园”》《婚事新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剧目七八出。富含新时代内容的侗戏对白通俗精练,唱腔软糯细腻,现场观众总是情不自禁拍摄视频到处转发。“希望我们创作的作品能为推进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加油鼓劲”,刘光焯说。

“用侗戏演唱倡导文明新风的新观点、新做法、新经验,特别有感染力,让我们对倡导文明新风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汉寨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玉波说,侗戏把遏制铺张浪费、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观念,演唱到了群众心坎里。

今年,天柱制定了《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方案》《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文艺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发挥文艺宣传主力军作用,鼓励渡马杨柳、龙盘、岩门,凤城街道坝寨,石洞汉寨等侗戏班,充分利用“注溪社节”、“四十八寨歌节”、邦洞四月八“耕牛”文化节、渡马七月二十坪戏曲节等,创作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开展送戏下乡文艺巡演100余场,开展线上线下演出宣传,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赋能城乡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