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禁毒微信
他是58岁的老民警,是社区里的灵魂“摆渡人”
2021-08-26 09:12:00  来源:中国禁毒网

  “他们是吸毒人员,也是‘病人’,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我们要一起努力带他们再次回家!”相比于禁毒一线的刀光剑影,社区禁毒工作显得细水长流,需要用坚守、呵护和关爱,把他们从毒海中摆渡上岸,帮他们燃起重生的希望。

  帮一人,就是帮一家人

  “一日吸毒,终生戒毒,一旦染上毒瘾,就很难戒除。”这是湖北仙桃龙华山派出所专职禁毒民警田木言曾经的想法,到社区警务室工作后,他在“无毒社区”创建中感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三个“前所未有”让他印象颇深:

  对禁毒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仙桃市委主要领导出席“6.26”毒品集中销毁活动,中心戒毒社区提档升级,重点村居包保整治,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禁毒游园新建改造等多项创新举措持续发力、整体推进。

  对吸毒人员的管理手段前所未有。禁毒阵地有了,禁毒社工来了,从过去的上门走访劝诫,到合成作战的研判支撑,社区网格化的精细管理,毛发毒品检测配备,对吸毒人员管控和涉毒犯罪的打击更加坚定有力。

  对戒毒康复的坚定信心前所未有。实践证明,戒毒康复是一件好事多磨的事。只要坚持,戒毒者有目标驱动、亲友督促,加上禁毒民警、社工的依法监督,一定能帮助他们脱离毒品圈子、驱除心魔。

  青年小羽(化名)原本家庭富足,好奇心态染上毒瘾后,情绪暴躁,打砸索要。“第一次见他父母时,他们很抵触。既希望帮儿子摆脱毒瘾,又担心将他强制隔离戒毒。”田木言谈危害、讲政策,劝他们签下《社区戒毒(康复)协议》。

  按照“5+N”吸毒人员管控模式,禁毒社工敦促小羽定期到社区报到检测,让他在“有事可做”中慢慢找回存在的价值,找回生活的自信。

  “挽救的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田警官不抛弃、不嫌弃、不放弃的工作态度,让小羽父母非常感动。

  戒一次,就有望重获新生

  每个月,社区民警会带着禁毒社工到戒毒康复人员家中走访。戒毒康复人员的吸毒历史、家庭情况、思想现状和现实困难,民警和社工都会记在本上,尽力帮助他们。辖区不断增加的戒断人员启示大家,戒一次,就有望重获新生。

  辖区居民小毛(化名),过去靠开车谋生,因为吸毒,曾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被吊销驾驶证。这些年来,小毛在家人、社工的帮助下,各方面表现良好,也一直希望再次申领驾驶证。

  “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田木言明确告诉他,要想恢复驾驶证,必须按规定接受社区康复戒毒,戒掉毒瘾。

  三年的社区康复戒毒,小毛成功戒断,在进行毛发检测后,重新申领了驾驶证。

  为巩固戒毒成果,民警还与他的家人约定,继续做好监督。去年底,小毛说起想办一个加工厂,看中了附近一个废弃仓库,但不知道跟谁商谈。田木言记在心里,找到社区干部牵线搭桥,遂了小毛心愿。此后,小毛生活稳定下来,干劲更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戒毒很艰辛,生活更美好。重新来过,这“病”并非绝症,虽然没有特效药,但将心比心,用心扶一程,用力拉一把,是可以戒断成功的。

  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尽管干了多年的社区民警,担任派出所专职禁毒民警后,田木言才算系统从事禁毒工作。

  在派出所接处警时,他也办过涉毒案件。作为专职禁毒民警,除了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支撑,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管住吸毒人员,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新使命,新挑战。社区民警要对禁毒知识、禁毒法律了然于胸,才能把禁毒社工这支队伍带好。

  据了解,龙华山中心戒毒社区有禁毒社工10名,有的从事这项工作多年,情况熟,办法多,效果好。当然,多数还是从其他岗位转型过来。

  “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白天忙工作、晚上学条例,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田木言不摆老资格,向法制民警请教、向身边专家学习,很快将禁毒法、戒毒条例等熟记于心,成为业务能手,助力龙华山中心戒毒社区成为全市示范点。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必接’,是社区戒毒康复的关键一步,要动员他们的亲友一起将他们平安接回。”7月12日,龙华山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一场由社区书记、禁毒社工、志愿者等人员参加的禁毒培训班,田木言应邀主讲,既有方法,也有策略,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同事眼里,今年58岁的田木言善于学习,也善于总结,始终保持着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的一股老黄牛劲头。今年6月,市禁毒办发放了一批毛发毒品检测设备。培训上岗后,田木言已熟练使用,并检测40多人。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人有的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但毛发检测结果证明他们没有复吸。【供稿:湖北禁毒】

编辑: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