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瑞,一个35岁的人民警察,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荣获“云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始终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时刻保持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面临走与留,回家团圆,他毅然选择扎根边疆,在祖国边境线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心向党,好男儿志在戍边
在祖国西南边陲,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缉毒先锋站”荣誉称号的木康边境检查站,如同一道边关铁卡,成为毒品犯罪分子跨不过的雄关,攻不破的堡垒。
边关的沃土、英雄的木康,孕育了郑兆瑞这样响当当的英雄。
守边男儿心向党。刚参加工作时,双坡丫口半年雨水、半年霜的“苦、累、险”的环境,还有木康站荣誉室那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缉毒英雄事迹,那光荣、特别而又神圣的入站宣誓仪式,在郑兆瑞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慢慢地党就在他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06年,他用查获23公斤毒品的业绩证明了自己,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着党旗宣誓那天,“我是党员我姓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身份印记就深烙在他心中,也点燃了他戍边缉毒的初心火炬!
心中的信念根植得愈深,就愈加心向阳光、充满力量。郑兆瑞把自己比喻成沉淀在“木康缉毒先锋站”这块金字招牌下的一粒沙。2018年底,面对改革转隶,远在老家楚雄的亲人,期盼着他能够衣锦还乡,楚雄州公安机关多次动员他到当地禁毒部门工作,父母妻子希望他能调回城市团聚。他说:“荣誉只是代表了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一个总结,并不是说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
在“进、退、留、转”的选择与被选择面前,郑兆瑞想起自己查破的第一起毒品案、撰写的第一篇“查缉日记”,再到“体内藏毒研判法”“货车查缉法”“吸毒人员判定法”等8种特色查缉战法被编入《毒品查缉教程》,成为全国二线边境检查站公开查缉的示范教科书时,流下激动的泪水,望着一代代“木康人”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荣光,想着和战友们一起枕戈待旦的日子,郑兆瑞舍不得木康这个英雄的集体,舍不得一直热爱、并愿为此奋斗终生的戍边事业。
毅然选择坚守木康的郑兆瑞,面对新时代移民管理队伍职业化、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挑战,他与战友们相互鼓励,相互比学习、比业务、比技能、比奉献,向书本学、向案件学、向群众学,不断淬炼党性,奋斗前行。
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风吹雨打的松最挺。如今,在上亿次的敬礼、弯腰、搬货,钻车底、爬车顶中,在无数次战斗和成绩荣誉的厚积沉淀下,郑兆瑞成长为在木康工作时间最长、参与查获毒品最多、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立功受奖最多的“缉毒英雄”。
一身使命,练就缉毒“火眼金睛”
有边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在他的心中,永远燃烧着为党分忧、守边肃毒、为民解愁的热望。
郑兆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勇于探索创新。他习惯每天把查缉过程中遇到的所见所闻记下来,包括边境地区民俗风情、每月的毒情形势分析、季节性货物流通情况、货物流量变化、新型车体结构等。这些素材成了他的手工“大数据”分析,不管贩毒分子的伪装有多精密、多巧妙,人体、车体、货物、邮包等等,他总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破绽。
“我是党员,就要去挑战,冲在前。”近年来,面对境外毒品多头入境、全线渗透和利用物流寄递业贩毒高发的趋势,郑兆瑞主动请战去快递领域探索新路子,他说执勤场的流量少了,成绩有可能下滑,总要去开辟禁毒新战场,让木康先锋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快递货单地址不详细,从边境地区寄奶粉到省城不太寻常……”2019年4月29日,郑兆瑞在查缉一家物流点时,看到这件包裹后一连串的疑问在脑海中闪现。最终经拆开检查,从两件发往昆明的奶粉盒中查获冰毒15公斤,后经循线侦查,成功斩断一条物流贩毒链条,查获海洛因、冰毒共计25.8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
2020年6月8日,一件发往湖南株洲的货物引起了他的警觉,经过重点检查,郑兆瑞从标有“碧玉春红茶”字样的茶叶桶内查获冰毒3.7公斤,后经延伸打击,先后从犯罪嫌疑人邓某的出租房和轿车车门、备胎夹层内查获冰毒44.7公斤、海洛因11.69公斤,一条长期从贩毒链条被斩断。
年复一年的坚守,日复一日地摸索,郑兆瑞郑兆瑞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累计破获毒品案件850余起,查获各类毒品500余公斤。他还积极向党支部提议成立“查缉研判小组”,整理出的十多本查缉日记已成为战友追捧的“缉毒宝典”,为战友在查缉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及时把好“脉”、开好“方”。
禁毒战场,危险无时不有,诱惑同样无处不在。一次,郑兆瑞在对一辆开往昆明的轿车进行重点检查时,驾驶员当即拿出数万元恳求说:“大哥,我上有老、下有小,请放我一马”,被他严词拒绝,随后他当场从轿车夹层中查获海洛因8.6公斤。毒枭色厉内荏:“点点头,花钱不用愁;挥挥手,就是一座楼。”这一切在郑兆瑞面前,通通败下阵来。
面对诱惑,他像守护生命一样,守住底线,从不为利益所动。入党至今,他拒贿10余次,总金额达200余万元。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衣服换了,使命依然;身份变了,初心不改。据统计,转改为新警2年多来,郑兆瑞和战友们查获毒品案件4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320公斤。
一份担当,传递温暖的力量
一个普通人的初心和使命能坚持多久?郑兆瑞给自己定的期限是“一辈子”。
“认真做事,公道正派,严于律己,勇挑重担,从不来半点虚头。”站长张超对郑兆瑞总是很放心,平时经常和他探讨、交流工作上的事情。张超说,作为一个执勤中队长、支部委员,郑兆瑞对工作严谨细致,对新同志严管厚爱,以身作则的去感染,很多年轻民警都愿意和他在一起查缉。
郑兆瑞是30多名民警的入党介绍人,新警高翔是其中之一。高翔觉得,在生活中郑兆瑞就像家中的大哥一样关心着他们,而在执勤场上,又会仔细、认真地教他们如何查车,该从哪里问起,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等。高翔说:“郑班身上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对谁,他都会耐心地教你,大家都特别的尊重他。”
新警李典是郑兆瑞手把手教出来的,如今已成为快递查缉的业务骨干,两次在玉石毛料中查获毒品36公斤;2020年在老旧的发动机中、音响中查获毒品17公斤……在李典心中,郑兆瑞就是自己的导师、偶像。
“您好,请出示有效证件。”一缕微笑相迎、一个标准敬礼、一句“您好”问候、一声“谢谢”结尾、一段“珍重”送行,郑兆瑞每天重复上千次,会主动为过往旅客倒开水,为有病痛的旅客送医送药,搀扶老、弱、孕旅客上下车,为抛锚的车辆救急,每次查验完毕再微笑着目送旅客远去,这是他多年来保持的习惯。
拳拳爱民心,浓浓为民情。今年端午节,刚下勤的郑兆瑞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粽子、水果、牛奶来到离检查站不远的双坡寨,寨子里60多岁的余大爹是他最牵挂的人。扎根木康18个年头,他早已把这里的乡亲当成亲人。看到郑兆瑞,老人笑眯眯地迎了过来,拉着他的手说:“每次过节,你们都来看我陪我,真是比亲人还亲。”
芒市下东小学的孩子,也是郑兆瑞常牵挂的一群人,每年过“六一”或学校开学,他必定去学校看望孩子们,给困难儿童带去课外书籍、文具、新衣等,给他们上一堂有趣的法制课。
“为国戍边责任大,使命光荣,戍边初心没有终点,我要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郑兆瑞说,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一生践一诺,永远跟党走。他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宁和谐,用忠诚、干净和担当立起移民管理警察的时代标杆,让回肠荡气的“正气歌”在国际大通道上代代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