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禁毒微信
示范城市示范点,戒毒社区知心人
2021-06-18 10:54:00  来源:中国禁毒网

  在目前湖北省唯一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咸宁市,有这样一个社区戒毒中心:它用温情、关爱,帮扶挽救着一个个吸毒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庭。它就是咸安区永安街道办事处中心戒毒社区。

  曾经,仅仅10万人口的永安街道,因地处闹市,在册吸毒人员高达316人。而今,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已达100%,复吸率逐年下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辖区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永安街道中心戒毒社区自成立以来,殷桂芳就在这里担任负责人。她干练善谈,一见面就给人以“春风化雨”的感觉。

  上门20次,敲开戒毒人员心扉

  2017年,殷桂芳来到中心戒毒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永安街14个社区内的戒毒人员都在她管辖范围内。

  “我知道毒品有多可怕,它会使人迷失心智。”殷桂芳说,第一次深入 到戒毒人员群体中开展工作,她心里有些忐忑。

  但转念一想,社区戒毒的对象一般是毒品上瘾程度不深、已解除或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他们只是一念之差,走上了弯路。

  “我拉一把,也许他们就走出来了。”她说,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决定在中心戒毒社区扎下根。

  初来乍到,社区戒毒人员对殷桂芳并不信任,只有20多个人主动来报到。为摸清辖区内戒毒人员基本情况,她开始挨个上门走访。

  “你们来做什么?别来烦我!”“我不需要帮忙!”……敲开门,没说两句就被拒之门外,殷桂芳几乎每天都会碰壁。

  但她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仍然继续上门。她回忆,面对最固执的一名戒毒人员,她陆续上门20次后,才打动对方,同意和她聊聊天。

  走访中,殷桂芳发现,戒毒人员其实很渴望回归正常生活。但因为沾染上毒品,身体和精神上都有损伤,导致生活困难。

  “要帮助戒毒人员重回社会生活,得先给他们自食其力的机会。”她想,只要能让他们走上正轨,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工作中,殷桂芳创新推出“3345”禁毒工作法,即“三勤”:社区干部和网格员脑勤、腿勤、手勤;“三会”:会进门、会说话、会宣传;“四心”:真心、耐心、关心、细心;“五不怕”:不怕冷遇、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不怕恐吓、不怕纠缠。

  通过这套工作方法,在社区民警指导下,殷桂芳带领网格员帮助一批吸毒人员重获新生。

  吸毒人员陈某,因吸毒患上丙肝,不能干重活,一直未找到工作,直至35岁才成家,一家三口和父母挤住在一套不足60平方米的小房里。永安街道办事处为他申报公租房,帮助其在凤凰工业园内找到合适就业岗位。

  康复人员王某,因吸毒导致家庭离散,现与高龄父母亲居住。起初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时,他抵触情绪强烈,经过工作人员与家人的不懈努力,王某态度转变,接受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康复治疗,现王某已成功戒毒,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戒断毒瘾后成为“创业明星”

  在殷桂芳和社区戒毒中心的帮助下,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成功创业并反哺社会的例子也很多。

  社区戒毒人员刘某,受朋友诱惑沾染上毒品。母亲发现后,马上领着他到社区请殷桂芳“搭把手”。殷桂芳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她一直要求自己,对每个涉毒人员,都要摸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重拾信心。几年帮扶后,刘某成功戒断毒瘾,并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创业。2019年至今,他的公司已为咸宁市创税收800余万元。不只生活有了起色,刘某的心理状态也大大好转。为回报社区,他帮助殷桂芳为10名戒毒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疫情期间,他还为武汉建造“两山”医院提供了价值10万余元的配件。

  在咸安区原种场居民区,30多岁的杨某已经戒断8年。殷桂芳介绍,从事机械设备制造的杨某,康复后管理两家企业,平均每年为咸宁市创造税收600万元。

  曾经陷入毒品沼泽的吴某一度沮丧。在社区康复初期,殷桂芳带人先后十多次上门与他谈心,并送去书籍和生活物资,指引他干事创业。如今,戒断毒瘾的吴某创业成功,当起了公司老板,拥有了幸福的家庭。湖北疫情期间,吴某以个人名义捐款1万元,并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捐献价值10万元的物资。他还在社区支持下为社戒社康人员提供工作岗位。

  致力创造“无毒社区”

  2020年疫情初期,由于交通管控,许多戒毒人员买不到抑制毒瘾的美沙酮药物。这让他们心烦易怒,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控制不住自己四处乱跑。

  没办法,殷桂芳顾不上风险,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买来美沙酮送药上门,并安抚戒毒人员的情绪。疫情期间,她累计提供送药服务1241人次。

  社区戒毒人员张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也没有工作。疫情期间,殷桂芳每天给他送饭,和他谈心,鼓励他重拾生活热情。

  社区解封后,张某第一时间找到殷桂芳,签下戒毒(康复)协议,承诺再不吸毒。他还保证,一定会去找份工作养活自己。

  “真心换真心,现在社区戒毒人员都很信任我,家属也很支持禁毒工作。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能创造一个‘无毒社区’。”殷桂芳说。

  殷桂芳给孩子们讲解禁毒知识

  退职不退岗

  因年龄原因,殷桂芳现已卸任戒毒社区党支部书记,但以她命名的“殷桂芳工作室”,每天仍接待不少戒断和康复人员,“谈心,跟踪管理,帮教服务”。

  该社区二楼的档案室里,每一个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档案,码放得整整齐齐。

  殷桂芳说,社区有包括一名民警在内的6个专职工作人员,有财政经费保障,还有数百名社区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共挽救了260个家庭。”

  “社区戒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更需要关心和帮助。”殷桂芳说,永安街中心戒毒社区辖区内有400多名戒毒人员,她把他们当作亲人,通过一次次交心谈心找到突破口,制定专门的戒毒方案,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编辑: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