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是化工产业大市,现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单位965家。近年来,江阴公安将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作为禁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贯彻共建共治共享 理念,积极推动成立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创新构建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新模式,为高质量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控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瞄准目标 构建社会化禁毒新体系
针对全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单位数量多、涉行广、品种多、体量大的现状,江阴公安拓展管理思路,于2019年成立江阴市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打造禁毒部门 主导、行业协会协助的管理模式。江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卢刚介绍,该行业协会是规范化的组织机构,建立了管理、年审等规章制度,有完善的工作人员 岗位职责、科室使用管理职责和奖惩考核办法、协会企业应急预案。
一年来,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主管部门和会员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平台,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政策精神,还深入会员企业调查研究,开展争先创优、星级 评定、定期督查等活动,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并听取合理化意见建议,收集分析行业信息,形成行业动态报告,积极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行业和会员的诉求及意 见。发挥协会法律顾问作用,积极维护、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仅今年以来,就接受企业咨询2100余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300余件,助力全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快速恢复正常生产。
聚焦定位 开辟网格化联动新空间
为使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单位的问题隐患发现得更早、更快,解决得更好、更彻底,江阴公安禁毒大队长刘浩平说,按照“行业自律、实体运作”要求,他们在引导行 业协会将全市943家企业成员单位分为七个片组,每片组聘请一定数量的安监员,并建立相应的QQ群、微信群,由禁毒民警负责管理,形成禁毒部门和行业协会 共同监督指导、基层所队与协会片组共管共治、社区民警与安监员共检共查的分级网格管理模式,使管控触角伸向各环节、最末端,增强了发现异常的能力,也为公 安机关及时发现、打击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行业协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由企业、学校、实验室等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热心禁毒事业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在为成员企业单位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同时,还在公安机关侦办涉毒案件中遇到专业难题时,发挥技能优势,在证据提取、保存现场和制作工艺流程破解等环节进行指导,为多起制贩易制毒化学品 案件的破获提供有力支撑。
一体推进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公安机关查获企业违规行为后,都会第一时间将整改意见告知我们,通过协会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进行通报,促进企业增强遵规、防范意识。”行业协会负责人傅进告诉记者,一年来,协会积极发挥行业优势,组织会员单位参与禁毒公益活动,还先后围绕易制毒化学品常识及危害,开展大型联合宣传活动7次,收到良好效果。
针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业主、从业人员,我们与协会联手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聘请名师专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培训,介 绍制度落实、台账制作等方面经验,并依据企业遵章守法等情况,开展星级评定,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责任民警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孙平说,江阴公安还与协会协 作共同落实禁毒工作综合治理,积极引导吸毒人员摆脱毒魔、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启动“春雨禁毒服务站”、“百千计划”等项目,由行业协会牵头,动员会 员单位助力建设就业安置培训基地,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帮扶安置就业,至目前共安置就业22人。